当前位置:河南热线 > 科技 > 正文
我国科学家率先实现全光量子中继器的原理性验证
2019-07-04 11:38:56 来源: 科技日报
关注河南热线

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,该校潘建伟院士及其同事陈宇翱、徐飞虎等,在国际上首次实验实现全光量子中继器的原理性验证,为构建远距离光纤量子网络开辟了新途径。该成果于日前在线发表于《自然·光子学》上。

远距离量子通信过程中,信道传递的量子态往往随着通信距离的增加而指数减少,极大地限制了量子通信的有效传输距离。目前主要有两种解决方案:其一是在几乎真空,量子信号损耗极小的外太空,利用卫星扩展量子通信距离,“墨子号”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成功验证了这一方案的可行性。其二是在光纤网络中使用量子中继器,将一段长距离光纤信道分割成多段距离比较短的信道,使得量子信号不再随距离的增加而指数衰减,从而扩展量子通信距离。

鉴于量子中继器的重要科学和应用价值,国际上关于量子中继器研究的竞争非常激烈。然而,目前的量子存储性能有限,实现实用化量子中继器还需假以时日。

研究团队首先对原始的全光量子中继方案进行改进,使用了光子GHZ态和后选择贝尔测量来实现不同信道间光子对的任意连接,从而有效地提升量子信道中纠缠态的分发成功概率。然后,再利用6个独立的参量下转换双光子纠缠源,在实验上成功地搭建了一个基于12光子的全光量子中继器,测试了该量子中继器的各方面性能,并在实验上验证了其相比于纠缠交换方案的优势。实验结果显示,全光量子中继器可以有效提升量子态的传输速率,从而拓展量子通信的传输距离。

该成果成功验证了全光量子中继器的可行性,在原理上使得量子存储器不再是搭建量子中继器的必要条件,为实用化量子中继器的研究开辟了新途径。(记者 吴长锋)

责任编辑:hN_0122